寄聂尊师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欲芟荆棘种交梨,指画城中日恐迟。
安得紫青磨镜石,与君闲处看荣衰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乐府十二首(嘉靖丙寅作)明朝·皇甫汸乘法驾乘法驾,出潜邸。辞兰坂,臻枫陛。握乾符,奉慈旨。桥中倾,碣呈字。从臣观,稽首喜。应帝期,称天子。泰阶升,更化始。陋代来,劣舂起。釐庙制典礼成,四海谧。享祀...
  • 2.《答秦嘉诗汉朝·徐淑 妾身兮不令,婴疾兮来归。沉滞兮家门,历时兮不差。旷废兮侍觐,情敬兮有违。君今兮奉命,远适兮京师。悠悠兮离别,无因兮叙怀。瞻望兮踊跃,伫立兮徘徊。思君兮感结,梦...
  • 3.《宝鸡巷访吴见末比部即订九日之游明朝·申涵光卜宅依寒水,朝回只闭关。见君当落叶,此地有空山。雨歇秋仍暖,官贫老更闲。登高何处好,屦杖许追攀。
  • 4.《似娘儿明朝·李景云 崔时佩生上:天府快先登。题金榜名贯群英。风流人物才堪称。宫袍试着。琼林宴罢。游遍京城。
  • 5.《涉县山署两宿留待张行人·其四明朝·李孙宸山城驻节足清幽,不是王程敢滞留。回首长安同日远,未闻星使报轩輶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