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昭王墓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
战国苍茫难重寻,此中踪迹想知音。

强停别骑山花晓,欲吊遗魂野草深。

浮世近来轻骏骨,高台何处有黄金。

思量郭隗平生事,不殉昭王是负心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夜宿五层楼·其一明朝·王渐逵半空楼阁肃虚清,浑象冲融灏气明。永夜银河低自照,中天朱鸟静相擎。祥风浣浣仙灵近,湘簟潇潇慧思生。此意未应传下界,晓来悽对万家城。
  • 2.《贺新郎·午日明朝·史可程鹤发吟重五。也随时、倾蒲嚼玉,饷鱼笺素。风土儿童成戏谑,剥啄无惊蓬户。惯岸帻、披■前古。醉读离骚声欲堕,吊灵修、逗起伤心处。榴火炽,槿烟暮。银涛万里■三楚。试追...
  • 3.《东昌舟夜寄叶化甫明朝·祁衍曾征途瞻上国,秋尽度聊城。葭露迎船重,萤光带月明。江山违夙约,诗酒尚虚名。想到茆溪上,翛然笑独醒。
  • 4.《奉送少司空李棠翁老师之金陵·其一明朝·余继登留都吴建业,常伯古司空。礼乐归宗匠,经纶属国工。晓云随去马,秋月听征鸿。时有怀君梦,清宵入汉宫。
  • 5.《秋日閒居明朝·沈思孝堠火照西州,专征白露秋。蓬婆城不闭,罗鬼戍还留。转饷盘江恶,徵兵蜀道愁。铜标谁更勒,空忆武乡侯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