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萧判官赋得黄花戍

朝代:唐朝|作者:高适|

君不见黄花曲里黄,戍日萧萧带寒树。楼上偏临北斗星,门前直至西州路。

每到瓜时更卒来,祇对黄花□□□。楼中几度哭明月,笛里何人吹《落梅》?

多君莫不推才杰,欲奏平戎赴天阙。辕门杯酒别交亲,去去云霄羽翼新。

知君马上貂裘暖,须念黄花久戍人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金台即兴十首(今录三首)·其二元朝·叶兰画鼓鼕鼕响似雷,内官晚集拜郊台。柳堤一道黄尘起,知是番家进马来。
  • 2.《登鹿苑隐天阁·其三宋朝·卢襄一眼吞万山,寸心贮千里。何日上归舟,教人问春水。
  • 3.《清聚轩宋朝·释道潜之子吟怀欲称情,故穿幽沼滀清泠。傥逢来客议深浅,但道渊源通北溟。
  • 4.《长门怨明朝·江源金屋春如海,长门日似年。君恩原不薄,妾貌岂长妍。别殿闻清乐,中街长绿钱。君情倘不绝,万一旧人怜。
  • 5.《送宁云田往荆州明朝·余继登青丝双控五花骢,遥指荆南意气雄。两岸晓烟迷远树,片帆落日挂晴空。云连吴会千山合,水入巴江一派通。君去正逢秋色好,仲宣楼在月明中。
高适的诗词曲代表作
高适(700年—765年),汉族。字达夫、仲武,景县(今河北景县)人,后迁居宋州睢阳(今河南商丘)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,世称高常侍。少孤贫,爱交游,有游侠之,并以建功立业自期。20岁西游长安(今陕西西安),功名未就而返。开元20年去蓟北,体验了边塞生活。后漫游梁、宋(今河南开封、商丘)。天宝三载,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(今河南商丘),结下亲密友谊,成为文坛佳话。天宝八载(749年),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,50岁应举中第,授封丘尉。十一载,因不忍“鞭挞黎庶”和不甘“拜迎官长”而辞官,又一次到长安。次年入陇右、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,为掌书记。安史之乱后,曾任淮南节度使、彭州刺史、蜀州刺史、剑南节度使等职,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,世称“高常侍”。永泰元年(765年)卒,终年65岁,赠礼部尚书,谥号忠。
高适与岑参并称“高岑”,有《高常侍集》等传世,其笔力雄健,气势奔放,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。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、李白、杜甫、何景明李梦阳而立。后人又把高适、岑参、王昌龄王之涣和称“边塞四诗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