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夜看月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朦胧南溟月,汹涌出云涛。下射长鲸眼,遥分玉兔毫。
势来牛斗动,路越宵冥高。竟夕瞻光影,昂头把白醪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春日杂书十首·其八宋朝·朱淑真 一年妙处清明近,已觉春光大半休。点检芳菲多少在?翠深红浅已关愁。
  • 2.《题府廨清素轩宋朝·吕陶兰麝香浓玉少尘,开轩相对似交亲。腊寒庭院春将近,晚吹帘栊月又新。凭槛雅宜题雪女,衔杯俱是咏花人。碧瓜故事标图记,从此嘉名亦等伦。
  • 3.《独坐明朝·石宝百年今此暂祛烦,又向空斋独负暄。阅世渐知滋味薄,著书犹恨语言繁。风嘘竹牖通阳气,人掩蓬门避俗諠。却讶藤萝附松柏,凭高袅袅正攀援。
  • 4.《闻琴明朝·朱樵素琴鸣静夜,天上月长明。大雅伤寥阔,人间无此声。一帘风淡荡,四座客和平。故是移情物,从教竹露清。
  • 5.《紫阳道中逢余珍甫明朝·佘翔忆昔夷门别,风尘阅岁华。君怀新甫柏,我种五侯瓜。乍见惊蓬鬓,相携入酒家。明朝分羽翼,依旧隔天涯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