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陵思古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杜秋在时花解言,杜秋死后花更繁。柔姿曼态葬何处,
天红腻白愁荒原。高洞紫箫吹梦想,小窗残雨湿精魂。
绮筵金缕无消息,一阵征帆过海门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九日唐朝·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,抱病起登江上台。竹叶于人既无分,菊花从此不须开。殊方日落玄猿哭,旧国霜前白雁来。弟妹萧条各何在,干戈衰谢两相催!
  • 2.《恭谒孝陵正韵明朝·徐渭二百年来一老生,白头落魄到西京。疲驴狭路愁官长,破帽青衫拜孝陵。亭长一杯终马上,桥山万岁始龙迎。当时事业难身遇,冯仗中官说与听。
  • 3.《悉昙颂·其一·神咒六首唐朝·敦煌曲子吁■〈口闾〉路。吁■〈口闾〉路。第七□明涅盘度。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悟。观心无挂碍。故无灭无生无恐怖。怖怚路俱。俱怚路怖。鲁留卢楼吁■〈口闾〉路。远离颠倒梦想故。究...
  • 4.《峰顶·其二明朝·安盘落日掀髯立上方,两眉山色转苍凉。遥连玉垒开中国,倒泻银涛接大荒。鹫岭啸声惊霹雳,蛇盘丹字觅雄黄。可怜唤作虚无境,白日迎晖泛紫光。
  • 5.《早朝六首·其三明朝·江源绛帻鸡人报晓筹,九重春色满龙楼。春生玉藻寒初落,道在金滕世不忧。乡月又临仙掌动,御香长傍衮龙浮。太平天子朝元日,万寿声长绕冕旒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