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幸蜀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马嵬山色翠依依,又见銮舆幸蜀归。
泉下阿蛮应有语,这回休更怨杨妃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德风亭诗·其五元朝·元恺四面山抛碧玉环,当中亭子势孱颜。九天阊阖登临外,五代封疆指顾间。白鸟平芜晴野阔,苍烟乔木夕阳閒。客来不尽兴亡恨,吟袖翻风月下还。
  • 2.《挽合肥蔡相侯联清朝·方士淦爱客满堂,下榻忆逢秋圃月;别君一载,临风遥怅暮天云。
  • 3.《资福训童行颂·其九宋朝·释怀深莫学愚人说脱空,脱空说得有时穷。暗中莫道无人见,只恐难瞒马相公。
  • 4.《月夜有怀明朝·伍瑞隆幽期寂寂阻相怜,月上知君尚未眠。一自断桥惊晓后,几回清梦到花前。红楼夜静人何处,翠被寒生思几牵。自信高唐容作赋,为云应念楚襄年。
  • 5.《寄马仲高明朝·李之世当年裘马盛遨游,聚散江湖一叶舟。到处逢人堪买醉,千金还掷锦缠头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