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安秋夜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远闻天子似羲皇,偶舍渔乡入帝乡。五等列侯无故旧,
一枝仙桂有风霜。灯欹短焰烧离鬓,漏转寒更滴旅肠。
归计未知身已老,九衢双阙夜苍苍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黄竹诗三章春秋战国·先秦无名氏我徂黄竹。□□□□。□员閟寒。帝收九行。嗟我公侯。百辞冢卿。皇我万民。旦夕勿忘。我徂黄竹。□□□□□员閟寒。帝收九行。嗟我公侯。百辞冢卿。皇我万民。旦夕勿穷。有...
  • 2.《题广胜寺宋朝·麻秉彝盘云梯石上崇冈,殿阁峥嵘古道场。寺纪汾阳亲奏额,塔传阿育久腾光。檐前山耸干螺秀,槛外溪分二带长。种种尘缘都洗尽,祗因身在白云乡。
  • 3.《次韵惜春二绝·其一宋朝·洪朋柳叶愁眉风翠黛,桃花冶面雨胭脂。道人不作三春梦,戏论何妨两解诗。
  • 4.《和答顾进士孟乔·其二明朝·李贤隐几看书日已中,窗涵凉意树阴浓。捲帘燕避黄梅雨,隔院鸠啼翠竹风。一榻芳尘何日下,百年壮志几人同。闲来点检身心事,早计惟防外欲攻。
  • 5.《解佩令·赋余氏女子绣洛神图清朝·王士祯芝田蘅薄,明珠翠羽。想当年、洛水凌波步。尚忆君王,留怨种、枕遗金缕。为多情、迟君东路。神人閒阻。神光离合,空怊怅、斜阳烟树。今日东阿,也邺下、风流终古。最伤心、...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