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中正月七日立春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一二三四五六七,万木生芽是今日。
远天归雁拂云飞,近水游鱼迸冰出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陈国光拙斋元朝·李昱濂溪先生作拙赋,草阁道人作拙诗。已无巧语为君赠,谩对幽斋劳我思。牺牲文绣鼎俎用,樗材拥肿斤斧遗。浊醪粗饭且安分,高车驷马将何之。
  • 2.《次韵东坡五更山吐月·其五宋朝·李彭五更山吐月,梦回人更幽。风来虎溪寺,江动庾公楼。鸡唤楚江曙,河残淮上秋。倚梧成短句,仅欲不胜讴。
  • 3.《搏蛟歌明朝·石宝白额猛虎已射杀,长桥尚有老毒蛟。杀人累百不可数,水南败骨如危巢。里中父老坐叹息,三害未除凶已极。骄人好好劳人悲,终朝对餐不能食。嗟哉父老公莫忧,佩刀勇士吾姓周。...
  • 4.《寄惯穷老人还乡明朝·李时勉塞门迢递雁门开,疋马萧萧入楚来。从此云萝成隐逸,不妨水竹久徘徊。归田剩有閒居赋,观国惭无济世才。自是因君怀旧隐,望乡频上凤凰台。
  • 5.《春夜世立携客过访息庐·其二明朝·李之世怒石蹲林莽,髡茆贴水涯。有僧容借榻,逢客可为家。花气和香韵,禅灯分月华。流莺方睡稳,聊共听鸣蛙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