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月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湖上风高动白蘋,暂延清景此逡巡。隔年违别成何事,
半夜相看似故人。蟾向静中矜爪距,兔隈明处弄精神。
嫦娥老大应惆怅,倚泣苍苍桂一轮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五代史伶官传序宋朝·欧阳修呜呼!盛衰之理,虽曰天命,岂非人事哉!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,与其所以失之者,可以知之矣。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,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:“梁,吾仇也;...
  • 2.《赠母亲的诗清朝·慈禧世间爹妈情最真,泪血溶入儿女身。殚竭心力终为子,可怜天下父母心!
  • 3.《读灵源十二时歌宋朝·释清远一日日,一时时。龙门老,心自知。
  • 4.《送江西益禅人宋朝·释元肇世路今方隘,情亲别更难。孤篷和雨宿,十月渡江寒。诗到愁时涩,书来约岁阑。青青狼伍寺,何日共阑干。
  • 5.《闺怨·其六明朝·何荆玉人在妆楼镜不开,楼高堪作望夫台。银钩莫把流苏下,怕有还家梦到来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