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花

朝代:唐朝|作者:罗隐|

吴王醉处十馀里,照野拂衣今正繁。经雨不随山鸟散,
倚风疑共路人言。愁怜粉艳飘歌席,静爱寒香扑酒樽。
欲寄所思无好信,为人惆怅又黄昏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牧竖唐朝· 崔道融 牧竖持蓑笠,逢人气傲然。卧牛吹短笛,耕却傍溪田。
  • 2.《阮郎归·柳阴庭院占风光宋朝·曾觌柳阴庭院占风光,呢喃清昼长。碧波新涨小池塘,双双蹴水忙。萍散漫,絮飘飏,轻盈体态狂。为怜流去落红香,衔将归画梁。
  • 3.《第八十文殊九曲颂宋朝·释义青问法穷因归何处,黄河透过碧波澜。须知云外千峰上,别有灵松带露寒。
  • 4.《春蚕明朝·朱妙端桃花落尽日初长,陌上雨晴桑叶黄。拜罢三姑祭蚕室,渐笼温火暖蚕房。
  • 5.《锦堂观画眉明朝·吾邱瑞生:咳。追省。宦径崎岖。亲闱冷落。终朝屈膝公门。狐媚蝇营。一点耻心难泯我。投绂冕且乐槃阿。守坊表别图结靷合:陶旺。你。今朝谩把归装整。免我泥涂尘溷。
罗隐的诗词曲代表作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,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。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