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花山

朝代:明朝|作者:李舜臣|

岩随茅屋过荆扉,水落溪田刈稻稀。赤坂度山泥滑滑,青松出谷雾霏霏。

寒帷北下聊吾事,逐禄南中亦昨非。稍喜云开还在眼,香炉石耳自晴晖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青玉案·送伯固归吴中宋朝·苏轼三年枕上吴中路。遣黄耳、随君去。若到松江呼小渡。莫惊鸥鹭,四桥尽是,老子经行处。辋川图上看春暮。常记高人右丞句。作个归期天已许。春衫犹是,小蛮针线,曾湿西湖雨。
  • 2.《送穆伯通归成都二首·其一宋朝·吕陶宦游无著任东西,通塞惟将物理齐。平日风波方舣棹,经年桃李又成蹊。尘埃易没千金剑,霄汉谁为数尺梯。三驿锦江归去近,知君不厌子规啼。
  • 3.《使还雄州曹使君夜会戏赠三首·其二宋朝·沈遘法曲新声出禁坊,边城一听醉千觞。明朝便是南归客,已觉身飞日月傍。
  • 4.《送孙稚明·其三明朝·李云龙湖水明于玉,春风好泛舟。如何杨柳色,忽挂别离愁。少妇空多恨,萧郎梦远游。情知匹马道,萧飒蓟门秋。
  • 5.《除夜明朝·李寄讨债追呼到佛庐,也知此事不饶余。曾追风雨重阳句,原少桃花人面书。佳节每因消渴错,閒人难得长公如。堪怜四十今年是,事事都除诗未除。
李舜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舜臣(朝鲜语:이순신,1545年-1598年),字汝谐,本贯德水(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),生于朝鲜首都汉城(今韩国首尔)。李氏朝鲜时期名将。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、全罗道左水使。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(壬辰倭乱)时,曾立下汗功劳。1597年,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(今属韩国)仅靠12艘舰击败日寇300余条船(战船133艘,后勤船200余条)。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,享年53岁。谥号忠武,死后追赠领议政,与乙支文德、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