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六夜同汪伯阳梁公实对月得求字

朝代:明朝|作者:谢榛|

昨夜醉南楼,西堂兴未休。共看九霄月,仍是一轮秋。

影傍关山落,光连河海流。盈亏本无定,悲乐岂同游。

肯负琴樽雅,还怜松桂幽。颓颜空自感,灵药复何求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筹边楼元朝·秦山竺危楼奇观壮南州,公退携琴日往游。山势四围排虎距,江流一曲枕鳌头。云迷十里荒亭暮,风撼双梧老树秋。回首长安何处是,苍茫极目使人愁。
  • 2.《舟中戏作俳体·其二宋朝·李彭目成可意亦不浅,思是罗敷旧姓秦。莫道使君自有妇,愿为解佩汉皋人。
  • 3.《寄题解颐堂宋朝·释道潜道人还家今几时,筑室构堂名解颐。尺书三遣要我赋,我独老矣何能为。尘埃笔研试料理,肝肺枯槁源不滋。为君苦思强抽轧,词悭气迫无逶迤。东阳自古号多士,文采风流世有之。...
  • 4.《金陵杂咏(四首。丁卯白门作)·其二明朝·朱谋晋中原云扰咽胡笳,江左偷安水一涯。白版君王居社稷,乌衣子弟擅豪华。铜驼已卧千年棘,梁燕应归百姓家。独有华林旧宫苑,夕阳春草尚鸣蛙。
  • 5.《咏史·其五·爰旌目明朝·何吾驺意气何人似爰生,壶餐终不毁高名。只今何处非狐父,欲食低头不敢明。

谢榛(1495~1575)明代布衣人。字茂秦,号四溟人、脱屣山人,山东临清人。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,流传颇广,后折节读书,刻意为歌诗,以声律有闻于时。嘉靖间,挟诗卷游京师,与李攀龙、王世贞等结诗社,为“后七子”之一,倡导为诗摹拟盛唐,主张“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,熟读之以夺神气,歌咏之以求声调,玩味之以裒精华。”后为李攀龙排斥,削名“七子”之外,客游诸藩王间,以布衣终其身。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,功力深厚,句响字稳,谢榛诗文,著有《四溟集》共24卷,一说10卷,《四溟诗话》(亦题《诗家直说》)共4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