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宁寺同章景南李于鳞王元美饯别李伯承还宰新喻得春字

朝代:明朝|作者:谢榛|

野寺门前杨柳新,一樽同此驻征轮。西山物候仍馀雪,南国芳菲更有春。

楚棹正逢归塞雁,淮云遥送渡江人。他时陶令应相忆,不待秋霜下绿蘋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次韵李中舍秬秋雨宋朝·刘挚三伏方中火欲流,阴霖匝月气争秋。坐愁屋底须持盖,闻说田间可漾舟。狂草满庭泛戢戢,湿虫侵户听啾啾。独于水部添诗思,坐滴空阶兴未休。
  • 2.《颂古二首·其二宋朝·释慧琳赤体更无藏隐处,黄龙未语先分付。若将见解上门来,他家自有通霄路。
  • 3.《寒夜明朝·李以龙时节小寒过,林塘细雨来。不眠知夜永,多病惜春回。衰骨频欹枕,愁肠不遣杯。邻鸡无意绪,钟漏递相催。
  • 4.《凤阳道中明朝·李待问圣祖龙飞日,周遭佳气葱。蜿蜒来岱岳,鸡犬近新丰。汤沐瞻中立,河山忆上公。只今全盛日,不数汉歌风。
  • 5.《早春杂兴八首·其四明朝·李孙宸乡园春事好,花柳称幽盟。地僻堪投老,身閒不用名。妇倾新酿熟,客至晚香清。岂敢耽佳句,行吟亦遣情。

谢榛(1495~1575)明代布衣人。字茂秦,号四溟人、脱屣山人,山东临清人。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,流传颇广,后折节读书,刻意为歌诗,以声律有闻于时。嘉靖间,挟诗卷游京师,与李攀龙、王世贞等结诗社,为“后七子”之一,倡导为诗摹拟盛唐,主张“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,熟读之以夺神气,歌咏之以求声调,玩味之以裒精华。”后为李攀龙排斥,削名“七子”之外,客游诸藩王间,以布衣终其身。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,功力深厚,句响字稳,谢榛诗文,著有《四溟集》共24卷,一说10卷,《四溟诗话》(亦题《诗家直说》)共4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