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秋鼓浪屿纳凉,分得「簪」字

朝代:明朝|作者:张煌言|

孤屿苍凉沁客心,偏宜散发坐长林。山川战后形容改,草木秋来情性深。

影乱鞦韆知坠叶,声飘络纬似鸣琴。披襟已在芳洲上,尘俗何能解盍簪!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赋得暮雨送李胄唐朝·韦应物楚江微雨里,建业暮钟时。漠漠帆来重,冥冥鸟去迟。海门深不见,浦树远含滋。相送情无限,沾襟比散丝。
  • 2.《八百石洞宋朝·胡僧孺八百遗踪石室存,神仙杳邈事难论。云浮绝顶人常见,龙起深潭昼亦昏。信有林泉閒日月,好将名利付乾坤。他年栖隐山畴下,咫尺烟萝再可扪。
  • 3.《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·其十一宋朝·陈渊王通礼法士,谈道则未然。虽闻一字中,尚倚诸子偏。区区尊孔子,未悟失其传。自圣犹不疑,续经何足愆。
  • 4.《和张赴供备·其一宋朝·刘跂骑曲休歌出塞愁,渥洼名马鹔鹴裘。文章不暇三冬足,骨相由来万户侯。
  • 5.《见塔(塔在净慧寺,即六榕)明朝·何维柏西来衣钵肇南宗,预见浮屠立海东。光照菩提七宝里,窍生鄞鄂五明中。相轮有相原无相,空洞如空未必空。欲识本来真面目,须从元始契参同。
张煌言的诗词曲代表作

张煌言(1620年78日—1664年10月25日),字玄著,号苍水,浙江鄞县(今宁波市鄞州区)人,汉族,南明儒将、人,著名抗清英雄。
崇祯时举人,官至南明兵部尚书。顺治二年(南明弘光元年、1645年)南京失守后,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。后奉鲁王,联络十三家农民军,并与郑成功配合,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,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。康熙三年(1664年),随着永历帝、监国鲁王、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,张煌言见大势已去,于南田的悬嶴(ào)岛(今浙江象南)解散义军,隐居不出。是年被俘,后于杭州遇害,就义前,赋《绝命诗》一首。谥号忠烈。
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,质朴悲壮,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爱国热情,有《张苍水集》行世。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“西湖三杰”。清国史馆为其立传,《明史》有传。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追谥忠烈,入祀忠义祠,收入《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