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李令赴宜城

朝代:明朝|作者:何景明|

名邑今为宰,东行更属秋。青天见海岱,明月下河洲。

柳傍弹琴坐,花随放舄游。苍生未苏息,须拜富民侯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邸间壁宋朝·郑会酴蘼香梦怯春寒,翠掩重门燕子闲。敲断玉钗红烛冷,计程应说到常山。
  • 2.《观芟麦者明朝·石宝卧龙冈外看芟禾,可奈南薰吹鬓何。共幸太平还起舞,不愁官长更催科。牛便草色眠初稳,鸟入桑阴语正和。试学老农歌一曲,颓然高卧夕阳坡。
  • 3.《杨柳枝词·其二明朝·伍瑞隆城边客舍水边桥,柳色青青送寂寥。无那春风不相惜,夜来吹断最长条。
  • 4.《同王非态宗伯游慈慧寺兼访愚庵上人明朝·何吾驺朝光閒接轸,乘兴即寻僧。杖隐疑为石,龛栖不断灯。凭高观六海,谈远出三乘。證义都无著,因君得未曾。
  • 5.《驻马听明朝·汪廷讷伏念臣愚。圣主蒙宽斧钺诛况使。班联青琐。身挂绯袍。腰系银鱼。恩叨爵禄可堪虚。心倾葵藿惭无补。欲赞唐虞。登崇贤隽诚先务。
何景明的诗词曲代表作

何景明(1483年86日—1521年8月5日),字仲默,号白坡,又号大复人,信阳浉河区人。自幼聪慧,八岁能文,弘治十五年(公元1502年)十九岁中进士,授中书舍人,并任内阁。正德初,宦官刘瑾擅权,何景明谢病归。刘瑾诛,官复原职。官至陕西提学副使。
何景明是明代“文坛四杰”中的重要人物,也是明代著名的“前七子”之一,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。其取法汉唐,一些作颇有现实内容。性耿直,淡名利,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,敢于直谏,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,著有辞赋32篇,诗1560首,文章137篇,另有《大复集》38卷。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