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功德寺

朝代:明朝|作者:何景明|

宝地烟霞上,珠林霄汉间。宣皇留殿宇,今日共追攀。

御榻临丹壑,行宫锁碧山。帝城看不远,时见五云还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赠零陵僧宋朝·苏涣 张颠没在二十年,谓言草圣无人传。零陵沙门继其后,新书大字大如斗。兴来走笔如旋风,醉后耳热心更凶。忽如裴旻舞双剑,七星错落...
  • 2.《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·其四元朝·吴当福庆之实,既坚既栗。晔晔灵芝,毓秀于室。
  • 3.《五味池明朝·王应翼要知悦众心,先为调群口。爽者备尝之,不盈一缶有。和羹太古初,未许坚珉寿。
  • 4.《仁水道中明朝·江源溪色山光雨后新,也无巇崄也无尘。万竿脩竹深藏鸟,几树野花红媚人。壮岁功名惭潦倒,故山归计叹因循。湄潭过去经仁水,蜀道观风定几旬。
  • 5.《简冯太史雨中游黄山明朝·汪道会扁舟西上子陵滩,来访轩辕炼药坛。云近鼎湖常作雨,衣侵瀑水欲生寒。襄城漫道寻真易,华顶应知揽秀难。明到天都回首望,钱塘一点镜中看。
何景明的诗词曲代表作

何景明(1483年86日—1521年8月5日),字仲默,号白坡,又号大复人,信阳浉河区人。自幼聪慧,八岁能文,弘治十五年(公元1502年)十九岁中进士,授中书舍人,并任内阁。正德初,宦官刘瑾擅权,何景明谢病归。刘瑾诛,官复原职。官至陕西提学副使。
何景明是明代“文坛四杰”中的重要人物,也是明代著名的“前七子”之一,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。其取法汉唐,一些作颇有现实内容。性耿直,淡名利,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,敢于直谏,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,著有辞赋32篇,诗1560首,文章137篇,另有《大复集》38卷。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