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晴

朝代:明朝|作者:何景明|

竹里柴门冬日辉,水边烟雾晚霏微。背霜石壁丹枫盛,待雪沙田青麦稀。

自爱群凫将子去,却疑双鹳见人飞。西郊风物晴还好,谁共看云兴不违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游石桥宋朝·成大亨昙花亭下卧晴虹,两瀑交流雪喷洪。已许银灯观浚壑,未瞻秋月印长空。龙盘修榜千峰霁,金吼霜钟半夜风。念我宿根惟德本,为除冥障与心通。
  • 2.《初游方岩山宋朝·戴炳图志旧尝看纪载,杖藜今得遍经行。渔翁化石几年钓,仙客有田何世耕。千尺枯崖蜕龙骨,一帘飞瀑撼雷声。相传逸少曾来此,惜不镌岩记姓名。
  • 3.《春行宋朝·释道潜朝入春山千万重,暮归溪上漫匆匆。白沙岸口长回首,无数渔灯翠霭中。
  • 4.《仙源次韩春坊韵明朝·朱学熙泠泠韵玉泻云根,万点琼珠溅墨痕。瀛海仙人同载笔,桃花宁问武陵源。
  • 5.《戏题美人明朝·何吾驺半缕寒烟碧玉箫,六宫瘦尽楚云腰。生来弱骨难堪把,那有閒心学柳条。
何景明的诗词曲代表作

何景明(1483年86日—1521年8月5日),字仲默,号白坡,又号大复人,信阳浉河区人。自幼聪慧,八岁能文,弘治十五年(公元1502年)十九岁中进士,授中书舍人,并任内阁。正德初,宦官刘瑾擅权,何景明谢病归。刘瑾诛,官复原职。官至陕西提学副使。
何景明是明代“文坛四杰”中的重要人物,也是明代著名的“前七子”之一,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。其取法汉唐,一些作颇有现实内容。性耿直,淡名利,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,敢于直谏,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,著有辞赋32篇,诗1560首,文章137篇,另有《大复集》38卷。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