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显灵宫

朝代:明朝|作者:何景明|

不到玄宫久,桃源更此行。行知瑶水近,坐望赤霄平。

洞草秋先长,坛云昼自生。双双玉箫发,风引度仙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终南望余雪唐朝·祖咏终南阴岭秀,积雪浮云端。林表明霁色,城中增暮寒。
  • 2.《送崔十二游天竺寺唐朝·李白还闻天竺寺,梦想怀东越。每年海树霜,桂子落秋月。送君游此地,已属流芳歇。待我来岁行,相随浮溟渤。
  • 3.《赠别张浮峰宪长明朝·王渐逵廿年高枕越江滨,喜治真儒杳不亲。沂水城南今见子,阳明门下更何人。秋风梵宇怜交晚,夜月云山感兴新。何日聚星堂上意,瓦瓶烧茗细相陈。
  • 4.《竹阁明朝·吴正儒乱山围小阁,罨画出湘云。翠滴春犹冷,烟凝昼不分。已从怜劲节,更为惜清芬。宁别此君去,当歌至夕曛。
  • 5.《龙门题石明朝·周慎龙门峭壁倚天开,一派星泓万里来。吞吐云雷波浩荡,巉岩斧凿势崔嵬。危楼巢鹤连霄汉,曲磴盘螺近草莱。回首砥峰雄亘古,中流屹立柱澜回。
何景明的诗词曲代表作

何景明(1483年86日—1521年8月5日),字仲默,号白坡,又号大复人,信阳浉河区人。自幼聪慧,八岁能文,弘治十五年(公元1502年)十九岁中进士,授中书舍人,并任内阁。正德初,宦官刘瑾擅权,何景明谢病归。刘瑾诛,官复原职。官至陕西提学副使。
何景明是明代“文坛四杰”中的重要人物,也是明代著名的“前七子”之一,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。其取法汉唐,一些作颇有现实内容。性耿直,淡名利,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,敢于直谏,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,著有辞赋32篇,诗1560首,文章137篇,另有《大复集》38卷。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