勉学诗·其十八

朝代:明朝|作者:方孝孺|

饮马长城窟,窟中水无多。秋风动百草,水面亦生波。

长城备外侮,室内起干戈。非关绝地脉,乃是伤人和。

不见丰水上,灵台郁嵯峨。前有《大雅》诗,后有秦民歌。

锸涂得苦水,流毒如江河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友人南归唐朝·王维万里春应尽,三江雁亦稀。连天汉水广,孤客郢城归。郧国稻苗秀,楚人菰米肥。悬知倚门望,遥识老莱衣。
  • 2.《次韵晦之楚泗道中宋朝·彭汝砺白日红尘身世劳,羡君诗兴自陶陶。敢因锦绣邀青玉,漫把瑶琼报木桃。冰雪正寒心始见,骐驎已老气终豪。一言起拜先生辱,羞愧无才及楚骚。
  • 3.《偈一百二十首·其九十六宋朝·释怀深慧林铁馒头,做来年已久。不是不拈出,自是人不受。觑著齿牙寒,咬著眉头皱。不是张鹏举,谁人敢下口。
  • 4.《寄答敏言上人·其一明朝·岑徵学道辞家早,闻名见面迟。不缘通俗姓,那识是亲知。梓里交三世,桑门晤一时。幸逢莲社约,相与话心期。
  • 5.《和汪樊桐工部孝陵于役诗二首·其一清朝·王士祯十载遗弓剑,银池即鼎湖。地形围御宿,云气满苍梧。原庙青山合,松楸白日孤。当年侍臣在,沾洒向春芜。
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
方孝孺(1357-1402年),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,明代大臣、学者、文学家、散文家、思想家,字希直,一字希古,号逊志,曾以“逊志”名其书斋,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,故称“缑城先生”;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,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“正学”,亦称“正学先生”,福王时追谥“文正”。后因拒绝为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,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。 方孝孺刚直不阿、孤忠赴难、不屈而死,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“诛十族”的人。鲁迅先生曾在《为了忘却的纪念》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,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(即耿直单纯,非贬义)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