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淮后寄宗文先辈及诸士友·长淮风颠浪雷吼

朝代:明朝|作者:方孝孺|

长淮风颠浪雷吼,争渡千人喧渡口。蹇驴破帽众所轻,行李甘心落人后。

临淮先生交义深,视我重比双南金。席前弟子总英俊,相携拥饯淮之阴。

就中孙玘艺且勇,奋袖登舟气增重。扶颠禦侮况有人,病身幸免波涛恐。

挂帆长啸烟雾开,主人谢客缘城回。孙也追随不惮险,艰危可仗真奇才。

世俗结交看势利,有势相依无即弃。贱贫如我岂足怜,脱落凡情见真意。

贤豪邂逅何所无,排难多由奇丈夫。古人事业望公等,欲辅国步须捐躯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白沟宋朝·卢洵白沟清浅不容舟,辽宋封疆限此沟。到了山河无定主,碧波依旧只东流。
  • 2.《过溪居次韵元朝·陈镒玉溪溪上晚春馀,凉樾苍藤日影疏。闲傍竹门南畔过,石阑阴处看鯈鱼。
  • 3.《邱隐夫传神宋朝·许景衡曹霸逢佳士,慇勤为写真。今君仍妙笔,顾我独何人。轩冕曾无意,功名敢问津。会须添杖屦,却作自由身。
  • 4.《履道书斋植竹甚茂用韵寄之十首·其十宋朝·释德洪暂借人间路,未达忽如迷。石门端不远,归思乱筠溪。
  • 5.《戊寅除夕书怀明朝·李觉斯轻风剪剪袭寒貂,独酌椒觞客思遥。百岁浮生过半世,一年人事止今宵。中原戎马纷蹂躏,故国音书久寂寥。已觉伤心懒回首,可堪重度岁华朝。
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
方孝孺(1357-1402年),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,明代大臣、学者、文学家、散文家、思想家,字希直,一字希古,号逊志,曾以“逊志”名其书斋,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,故称“缑城先生”;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,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“正学”,亦称“正学先生”,福王时追谥“文正”。后因拒绝为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,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。 方孝孺刚直不阿、孤忠赴难、不屈而死,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“诛十族”的人。鲁迅先生曾在《为了忘却的纪念》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,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(即耿直单纯,非贬义)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