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宜隐友兄同还精舍赋短律五首为别·其五

朝代:明朝|作者:方孝孺|

千载康成学,群贤惜异时。典章秦火尽,礼乐汉书疑。

聚讼吾何敢,承家子莫辞。从来参笔削,万一补民彝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次韵杨良卿秋雨有感二首·其一宋朝·苏过一饱真难得,凶丰特未分。连绵窗外滴,惆怅陇头耘。雀啅饥谋食,蛙鸣夜作群。谁能补天漏,我欲跨重云。
  • 2.《复次前韵奉答白参戎明朝·江源百战三边气不衰,久持旌节镇东陲。茅堆败虏心逾壮,烟阁论功鬓未丝。老我岂朝今日会,识君犹恨十年迟。望山关外明朝别,倚柱停云几度思。
  • 3.《海棠花明朝·佘五娘海棠经雨更精神,独占园林第一春。袅袅娇红初睡足,盈盈淡粉晓妆新。秖应有艳能来蝶,便是无香亦可人。只恐明朝易零落,莫教惆怅怨芳辰。
  • 4.《石榴花明朝·沈受先生:碧云天杳。游子雁书遥。萱与桂。梓和乔。心旌千里各迢迢。想瀛洲无数英豪。夺锦标。论输赢毕竟成一笑。合:念车囊久聚秋萤。望黄竿连钓春鳌。
  • 5.《步虚词二十三章·其十六明朝·沈鍊神仙应治世,辅弼自须才。玉殿重门启,丹宫复道开。三花明户席,八桂隐樽罍。尧让夔龙入,轩聪后牧来。知人千载备,得一万方回。南极星光见,遥知接上台。
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
方孝孺(1357-1402年),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,明代大臣、学者、文学家、散文家、思想家,字希直,一字希古,号逊志,曾以“逊志”名其书斋,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,故称“缑城先生”;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,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“正学”,亦称“正学先生”,福王时追谥“文正”。后因拒绝为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,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。 方孝孺刚直不阿、孤忠赴难、不屈而死,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“诛十族”的人。鲁迅先生曾在《为了忘却的纪念》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,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(即耿直单纯,非贬义)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