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旧·林郑为文学我家

朝代:明朝|作者:方孝孺|
林郑为文学我家,波澜议论阔无涯。
两年不见何时到,望断嶓江八月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美人背面欠伸图元朝·陈镒东风背立好腰肢,脉脉含情睡起时。若使画工开正面,罗虬应不咏红儿。
  • 2.《答赵正夫宋朝·彭汝砺风波久与故人违,临水登山百尔思。世事易令人苟简,年华稍恨我衰迟。尚迁乔木出幽谷,忍舍灵龟观朵颐。鱼雁不应嫌寂寞,时将一字寄天涯。
  • 3.《次韵孔处度李荣期同游汝阳城西等慈寺溪堂宋朝·释道潜汝阳介崧洛,郡邑古且幽。出郭才数里,招提据清流。千章郁古木,中有百尺楼。循梯到朱栏,眼接万象游。二豪俱才华,笔力胜九牛。佳辰同览眺,高怀肯悲秋。轩渠发笑语,辽乱...
  • 4.《城东避暑次廉伯陆先生元韵二首·其一明朝·吕卣避暑城东十里行,旁人休诧是逃名。丹崖碧水开仙府,风格龙楼仰帝京。冠盖登临增地胜,笙歌清绝带泉声。惭予归自西台晚,未得相逢共咀英。
  • 5.《韩宾仲专壑山房分得春字明朝·李云龙丹丘清寂与谁邻,云半三峰入望新。访道未逢餐玉客,寻仙先问住山人。烟深古木常飞雨,秋老岩花未变春。为报罗浮泉石侣,暂留非是恋红尘。
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
方孝孺(1357-1402年),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,明代大臣、学者、文学家、散文家、思想家,字希直,一字希古,号逊志,曾以“逊志”名其书斋,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,故称“缑城先生”;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,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“正学”,亦称“正学先生”,福王时追谥“文正”。后因拒绝为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,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。 方孝孺刚直不阿、孤忠赴难、不屈而死,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“诛十族”的人。鲁迅先生曾在《为了忘却的纪念》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,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(即耿直单纯,非贬义)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