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叔叉

朝代:明朝|作者:袁宏道|

昔我吏吴门,冠带填门阈。白发老山人,闻名面不识。

一朝弃官去,空山翻见迹。何不嘘热官,而煨寒灰客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戏题湖上唐朝·常建 湖上老人坐矶头,湖里桃花水却流。竹竿袅袅波无际,不知何者吞吾钩。
  • 2.《已亥杂诗·220清朝·龚自珍皇初任土乃作贡,卅七亩山可才众。媪神笑予无贫法,丹徒陆生言可用。
  • 3.《殷员外为包山铸钟毕求偈宋朝·释怀深包山一火铸钟成,百草头边总是声。唤起劳生一睡眼,一时于此得惺惺。
  • 4.《题镇江多景楼明朝·吕渊独倚危楼眼界宽,无边风景恣盘桓。四围花木如屏拥,千里江山入画看。帆破晚烟归别浦,雁拖秋色下空滩。来今往古诗何限,景物难穷思易阑。
  • 5.《天王寺明朝·李德学山雨藤花满,疏疏点寺门。湿香通短屐,空翠坐清尊。屋破孤僧在,碑残几字存。惟馀石坛竹,岁岁长儿孙。
袁宏道的诗词曲代表作

袁宏道(1568年1223日─1610年10月20日)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湖广公安(今属湖北省公安县)人。万历二十年(1592年)进士,历任吴县知县、礼部主事、吏部验封司主事、稽勋郎中、国子博士等职,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。
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,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,亦反对唐顺之、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,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。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必盛唐”的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,其文学流派世称“公安派”或“公安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