壬戌南还作·其一

朝代:明朝|作者:归有光|

自出皇都门,渌水明可掬。高风抟羊角,飞沙旋雾縠。

乘快得顺流,溯行又转辘。长河亘千里,回溪每九曲。

时序值暮春,光景信明淑。市邑临水折,岸柳新雨沐。

欲问北州故,但以南期促。同行近百艘,晨夕相追逐。

挂席雁翅接,转棹鱼尾续。长闻夜集喧,又见风排簇。

所遇皆南金,胡为弃荆玉?非有弹冠庆,相呼入山麓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谒真谛寺禅师唐朝·杜甫兰若山高处,烟霞嶂几重。冻泉依细石,晴雪落长松。问法看诗忘,观身向酒慵。未能割妻子,卜宅近前峰。 
  • 2.《次周翠庭感怀韵元朝·陈谟故园回望草成丘,客馆新添雪满头。已向昆明看劫尽,犹思沧海借桴浮。昂藏可愧嵇中散,款段那从马少游。邂逅蒲衣成一笑,觅牛元只是骑牛。
  • 3.《晚过玉林西斋二首·其一元朝·陈敬翁佳客因乘兴,能来慰寂寥。空山多宿约,好语在今宵。白苧秋风急,青帘市酒遥。半升无处问,清抱可能消。
  • 4.《望姑苏兼送友明朝·石宝送客因怀客往还,笙歌池馆绣江山。深愁忽与云俱往,好景曾于梦有关。帆带夕阳增地胜,虹收残雨觉春閒。相逢却话当年事,只恐悲欢损壮颜。
  • 5.《春日送家大阮读书城中明朝·佘翔春风拂面意何如,柳色黄金映别裾。十里江城从此去,枕边惟有伏生书。
归有光的诗词曲代表作

归有光(1507年16日—1571年2月7日),字熙甫,又字开甫,别号震川,又号项脊生,世称“震川先生”。汉族,苏州府太仓州昆县(今江苏昆山)宣化里人。明代官员、散文家,著名古文家。
嘉靖十九年(1540年),归有光中举人,之后参加会试,八次落第,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,学徒众多。嘉靖三十三年(1554年),倭寇作乱,归有光入城筹守御,作《御倭议》。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,归有光六十岁时方成进士,历长兴知县、顺德通判、南京太仆寺丞,故称“归太仆”,留掌内阁制敕房,参与编修《世宗实录》。隆庆五年(1571年)病逝,年六十六。
归有光均崇尚唐宋古文,其散文格朴实,感情真挚,是明代“唐宋派”代表作家,被称为“今之欧阳修”,后人称赞其散文为“明文第一”。与唐顺之、王慎中并称为“嘉靖三大家”,又与胡友信齐名,世称“归、胡”。著有《震川先生集》、《三吴水利录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