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《三子合稿》

朝代:明朝|作者:夏完淳|

十五成童解章句,每从先世托高轩。瘐徐别恨同千古,苏李交情在五言。

雁行南北夸新贵,鹢首西东忆故园。独有墙头怜宋玉,不闻九辩吊湘沅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双调·潘妃曲元朝·商挺 闷酒将来刚刚咽,欲饮先浇奠。频祝愿,普天下厮爱早团圆。谢神天,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。
  • 2.《送胡彦德之于湖元朝·张师曾之子方英妙,携书亦壮游。家声仰安定,诗律喜苏州。野腊经秋日,江鲜入瓮油。慈闱调膳后,永锡及吾俦。
  • 3.《王谨常再和前诗复次其韵·其一宋朝·苏过旅枕何曾睡,恓恓到夜分。崎岖世路走,辛苦夏畦耘。老弃林泉乐,来居戎马群。登高一悲咤,杳杳是燕云。
  • 4.《元宵应制三首·其二明朝·石宝龙烛腾光凤吐烟,千花烂熳月团圆。君王欲驻行春辇,侍从先擎七宝鞭。
  • 5.《雨后早行明朝·沈守正蹇蹄避泞踏平沙,日影曈曈噪晓鸦。染血枫林酸枣树,沾泥柳絮木棉花。群羊出牧争溪渡,野店挨门到郭斜。我亦坐淹三日雨,喜看千里麦抽芽。
夏完淳的诗词曲代表作

夏完淳(1631年104日—1647年10月16日),乳名端哥,别名复,字存古,号小隐,又号灵首。民族英雄,明末(南明)人,松江府华亭县(今上海市松江区)人,祖籍浙江会稽。为夏允彝之子,师从陈子龙。夏完淳自幼聪明,有神童之誉,“五岁知五经,七岁能诗文”,14岁随父抗清。其父殉难后,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,兵败被俘,不屈而死,年仅十六岁。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,称名于世。有《狱中上母书》等。
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、女儿以及遗腹子,出世后夭折,家绝嗣。夏允彝、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松江区小昆镇荡湾村华夏公墓旁。
亚子《题<夏内史集>》第5首:“悲歌慷慨千秋血,文采流一世宗。我亦年华垂二九,头颅如许负英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