纪梦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守仁|

秋夜卧小阁,梦游沧海滨。海上神仙不可到,金银宫阙高嶙峋。

中有仙人芙蓉巾,顾我宛若平生亲。欣然就语下烟雾,自言姓名郭景纯。

携手历历诉衷曲,义愤感激难具陈。切齿尤深怨王导,深奸老猾长欺人。

当年王敦觊神器,导实阴主相缘夤。不然三问三不答,胡忍使敦杀伯仁?

寄书欲拔太真舌,不相为谋敢尔云。敦病已笃事已去,临哭嫁祸复卖敦。

事成同享帝王贵,事败乃为顾命臣。几微隐约亦可见,世史掩覆多失真。

袖出长篇再三读,觉来字字能书绅。开窗试抽《晋史》阅,中间事迹颇有因。

因思景纯有道者,世移事往千馀春。若非精诚果有激,岂得到今犹愤嗔。

不成之语以筮戒,敦实气沮竟殒身。人生生死亦不易,谁能视死如轻尘?

烛微先几炳易道,多能馀事非所论。取义成仁忠晋室,龙逄龚胜心可伦。

是非颠倒古多有,吁嗟景纯终见伸。禦风骑气游八垠。

彼敦之徒草木,粪土臭腐同沉沦。我昔明《易》道,故知未来事。

时人不我识,遂传耽一技。一思王导徒,神器良久觊。

诸谢岂不力,伯仁见其底。所以敦者佣,罔顾天经与地义。

不然百口未负托,何忍置之死。我于斯时知有分,日中斩柴市。

我死何足悲,我生良有以。九天一人抚膺哭,晋室诸公亦可耻。

举目山河徒叹非,携手登亭空洒泪。王导真奸雄,千载人未议。

偶感君子谈中及,重与写真记。固知仓卒不成文,自今当与频谑戏。

倘其为我一表扬,万世万世万万世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玉连环影清朝·纳兰容若何处几叶萧萧雨。湿尽檐花,花底人无语。掩屏山,玉炉寒。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。
  • 2.《鲍防《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》·袁邕《藤偈》唐朝·浙东众诗人得彼柔性,契兹佛乘。岂无众木,我喻垂藤。
  • 3.《奉赠介然宋朝·李彭弹压诸方化城老,聊同懒瓒恣佳眠。云随雷下雨归壑,竹引窗间风动烟。昼静冥搜徒觅句,道安高论愧弥天。丛林良药今无有,绝影须公为著鞭。
  • 4.《景德寺斋罢游吴氏园宋朝·洪朋顾辟疆园北郭边,伊蒲放箸得盘桓。老松拔地三千尺,脩竹参天一万竿。官寺馀基秋草乱,书堂新构暮云寒。南唐台榭无人识,依旧江声走急滩。
  • 5.《瓦官寺清朝·王士祯江色斜阳下,来过古瓦官。勇如骠骑少,痴似虎头难。梵响流空寂,松声覆殿寒。逍遥能解否,试问道林看。
王守仁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守仁(1472年1031日—1529年1月9日),汉族,幼名,字伯安,别号阳明。浙江绍兴府余姚县(今属宁波余姚)人,因曾筑室于会稽阳明洞,自号阳明子,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,亦称王阳明。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哲学家和军事家,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,精通儒家、道家、佛家。弘治十二年(1499年)进士,历任刑部主事、贵州龙场驿丞、庐陵知县、右佥都御史、南赣巡抚、两广总督等职,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、都察院左都御史。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,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。谥文成,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。 王守仁(心学集大成者)与孔子(儒学创始人)、孟子(儒学集大成者)、朱熹(理学集大成者)并称为孔、孟、朱、王。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(阳明学),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。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、日本、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,立德、立言于一身,成就冠绝有明一代。弟子极众,世称姚江学派。其文章博大昌达,行墨间有俊爽之气。有《王文成公全书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