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居·其五

朝代:明朝|作者:高攀龙|

涉世愈拙,入山宜深。踽踽空谷,悠悠长林。支颐一卷,挂壁孤琴。

游目閒云,倾耳鸣禽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忠臣(谓太守李黼)元朝·吴当万里江淮接楚舒,连云楼橹见储胥。睢阳不独张巡死,汗简应留太史书。
  • 2.《文君宅宋朝·焦千之曾是文君宅,幽深镇翠岑。涧松迷白鹤,溪石隐黄金。丹灶今犹在,箫台尚可寻。予来不能厌,谁共听泉音。
  • 3.《勉李愿中五首·其三宋朝·罗从彦今古乾坤共此身,安身须是且安民。临深履薄缘何事,祇恐操心近矢人。
  • 4.《外道问佛宋朝·释守卓外道粗心惯崄夷,老胡鞭影露针锥。行人拾得东门兔,谁管韩獹精力疲。
  • 5.《夜泊济宁明朝·祁顺烟水沧凉夜气清,砧声断续出高城。客边觞咏凭谁共,太白楼头空月明。
高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

高攀龙(1562年-1626年),字存之,又字从,江苏无锡人,世称“景逸先生”。明朝政治家、思想家,东林党领袖,“东林八君子”之一。著有《高子遗书》12卷等。
万历十七年(1589年)中进士。后遇父丧归家守孝。万历二十年(1592年)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。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,高攀龙上疏参劾首辅王锡爵,被贬广东揭阳典史。
万历二十三年(1595年),高攀龙辞官归家,与顾宪成兄弟复建东林书院,在家讲学二十余年。天启元年(1621年),高攀龙重获起用,被任命为光禄寺丞。历任太常少卿、大理寺右少卿、太仆卿、刑部右侍郎、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。
天启六年(1626年),崔呈秀假造浙江税监李实奏本,诬告高攀龙等人贪污,魏忠贤借机搜捕东林党人。该年三,高攀龙不堪屈辱,投水自尽,时年六十四岁。
崇祯初年(1628年),朝廷为高攀龙平反,赠太子太保、兵部尚书,谥“忠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