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元墓山

朝代:明朝|作者:高攀龙|

春至百蛰作,吾亦难幽居。元墓梅万树,兹游岂当徐。

出门日以远,尘事日以疏。终日栖华閒,志意常浩如。

入俗苦不足,入山觉有馀。以此成荏苒,欲归还踌躇。

吾性最所适,终当期结庐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思远辞宋朝·张方平露下蝉不鸣,怆然觉秋暮。独立夕阳楼,遥见南征路。动乖心所期,事与年同去。弹铗歌归来,愁思发宵寤。高吟惠连诗,重忆安仁赋。佳人何当还,荆阳叹流寓。
  • 2.《睡起得句·其一清朝·包兰瑛杨柳阴阴日未西,落花如雨溅春泥。春风一枕潇湘梦,时有流莺窗外啼。
  • 3.《漫题明朝·吴殿邦家在飞泉玉简峰,草亭经日对杉松。晴岚秋壑无人到,惟有风篁乱石淙。
  • 4.《叶六桐明府惠教次和王侍御老师游圭峰诗步韵·其一明朝·李之标霜威肃肃净秋旻,微雨山岚远涤屯。喜有王乔重焕舄,更逢叶令接芳尘。摩挲勒墨留题旧,璀璨挥毫属和新。千古地灵凭杰思,绘山画水不如真。
  • 5.《漫兴十首·其七清朝·王士祯西北和亲国,王姬礼数殊。一朝忘甥舅,万里送头颅。露布明驼足,军锋落雁都。六师信神武,群盗敢枝梧。
高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

高攀龙(1562年-1626年),字存之,又字从,江苏无锡人,世称“景逸先生”。明朝政治家、思想家,东林党领袖,“东林八君子”之一。著有《高子遗书》12卷等。
万历十七年(1589年)中进士。后遇父丧归家守孝。万历二十年(1592年)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。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,高攀龙上疏参劾首辅王锡爵,被贬广东揭阳典史。
万历二十三年(1595年),高攀龙辞官归家,与顾宪成兄弟复建东林书院,在家讲学二十余年。天启元年(1621年),高攀龙重获起用,被任命为光禄寺丞。历任太常少卿、大理寺右少卿、太仆卿、刑部右侍郎、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。
天启六年(1626年),崔呈秀假造浙江税监李实奏本,诬告高攀龙等人贪污,魏忠贤借机搜捕东林党人。该年三,高攀龙不堪屈辱,投水自尽,时年六十四岁。
崇祯初年(1628年),朝廷为高攀龙平反,赠太子太保、兵部尚书,谥“忠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