戊午吟·其一

朝代:明朝|作者:高攀龙|

圣贤止是学为人,学不知天人未真。天在人身春在木,人居天内木涵春。

万殊精别方知义,一本穷研始识仁。试看天人无间处,不知天道岂知身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·其三宋朝·张方平东连海道彻扶桑,北望神皋斗柄旁。两处音尘杳难接,征鸿岁只到衡阳。
  • 2.《深父学士示易诗四首某辄和韵·其二宋朝·彭汝砺大易诚微矣,吾门敢舍旃。文虽重旧旨,孔亦断残编。道远为功骏,言微蓄意玄。江鱼如可得,朝夕自忘筌。
  • 3.《山中梦母元朝·刘宗远霜月照屋壁,霜风涌江波。终夕不能寐,辗转思怀多。忽梦吾母来,宛然度山阿。但问儿衣薄,语短不及他。儿寒尚可忍,地下知如何。
  • 4.《听八音琴清朝·牛焘细镂栴檀一片琴,风清夜月老龙吟。无弦妙解寰中趣,有韵翻嫌指上音。此曲移情来海岸,何人逸兴到山林。君听此籁纯天籁,应笑秦廷攫爪深。
  • 5.《梁溪杂咏·其二明朝·沈揖谁家不欢聚,吾母独倚庐。客邸终难寐,轩窗数废书。徘徊霜露改,想像信音虚。反哺巢庭树,伤心尔不如。
高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

高攀龙(1562年-1626年),字存之,又字从,江苏无锡人,世称“景逸先生”。明朝政治家、思想家,东林党领袖,“东林八君子”之一。著有《高子遗书》12卷等。
万历十七年(1589年)中进士。后遇父丧归家守孝。万历二十年(1592年)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。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,高攀龙上疏参劾首辅王锡爵,被贬广东揭阳典史。
万历二十三年(1595年),高攀龙辞官归家,与顾宪成兄弟复建东林书院,在家讲学二十余年。天启元年(1621年),高攀龙重获起用,被任命为光禄寺丞。历任太常少卿、大理寺右少卿、太仆卿、刑部右侍郎、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。
天启六年(1626年),崔呈秀假造浙江税监李实奏本,诬告高攀龙等人贪污,魏忠贤借机搜捕东林党人。该年三,高攀龙不堪屈辱,投水自尽,时年六十四岁。
崇祯初年(1628年),朝廷为高攀龙平反,赠太子太保、兵部尚书,谥“忠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