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·其三

朝代:明朝|作者:李攀龙|

老去看花上苑春,怜君不厌草堂贫。预知猿鹤愁无主,更属南怜卧病人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伶伦改诗嘲陈癞子(题拟)唐朝·佚名三十年来陈癞子,如今始得碧纱幪。
  • 2.《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·其八·午溪新堰元朝·陈镒开堰午溪上,百亩可灌之。长输不尽流,盖有源头为。兴言百世计,生理始于兹。虽然藉地利,亦用人力施。禾菽既沾泽,稍稍慰农私。园田久荒者,一旦皆见治。经营非我能,废兴...
  • 3.《秋日访友席上赋录似耕渔元朝·魏奎开遍芙蓉菊未花,杖藜随意踏江沙。水云远接青山色,林木深藏处士家。酒熟一尊香漉蚁,诗成两袖墨涂鸦。儿童安识吾徒乐,只聚飞蚊醉馆娃。
  • 4.《过武侯祠明朝·何巩道天涯争奉武侯祠,千古英灵想在兹。鱼水亦知能遇主,江山终恨不逢时。南阳大势言曾早,西蜀偏安计已迟。徒使老臣频拜表,出师心事至今悲。
  • 5.《金蕉叶·昔游清朝·王士禄昔游记向西陵去。回油壁、个人曾遇。一笑灯前,春心暗掷幽情注。顿使情愁如滤。柳枝带结同心屡。尚惆怅、乌啼窗曙。可堪别后,云中无复来香雨。忍看玉炉双炷。
李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攀龙(1514年512日—1570年9月18日),字于鳞,号沧溟,东济南府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,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二十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长于七言近体,但后人也批评他的歌为“瞎唐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