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后十九首·其十三

朝代:明朝|作者:李攀龙|

磊磊丘与坟,郁郁郭北地。白日松柏阴,悲风四面至。

谁能黄泉下,永含未伸意。悠悠即长夜,千载一以弃。

漫漫待明发,迢迢正遥寐。身世非胶漆,岂得常相寄。

此物无贤愚,万岁更相致。神仙不可知,服食苦中置。

美酒与佳人,携手行游戏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何君挽词宋朝·洪刍万里空悲赤壁秋,九原遽有白杨愁。凤毛并作人间瑞,玉润俱从地下游。已跃龙津随化剑,难凭夜壑觅藏舟。遥知会葬车千两,苦雨萧萧迸泪流。
  • 2.《第七十八百丈奇特颂宋朝·释义青巍巍峭迥出云霄,顶锁水寒势外遥。坐观四望烟笼处,一带青山万水潮。
  • 3.《竹邻宋朝·释元肇虚怀似此君,所至爱为邻。寒影过墙绿,清风无俗尘。恐孤栖凤侣,不作钓鱼身。昔有吟人癖,移家更苦辛。
  • 4.《凤庄八咏·其三·翠微深处明朝·祁顺隐隐山庄一径微,旧栽松竹尽成围。春苔带雨香粘屐,晓洞飞岚翠湿衣。几处亭台分野趣,数声鸡犬隔林霏。素翁此处真堪乐,布袜青鞋愿不违。
  • 5.《浩歌清朝·牛焘一往红尘五百年,山中消息竟茫然。桃花片片随流水,春老蓬莱几洞天。
李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攀龙(1514年512日—1570年9月18日),字于鳞,号沧溟,东济南府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,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二十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长于七言近体,但后人也批评他的歌为“瞎唐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