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意寄德甫·其一

朝代:明朝|作者:李攀龙|

悠悠我行役,往路殊未央。春华不须臾,奄忽践严霜。

安知疑与喻,风波起褰裳。浮云邈无所,游子依故乡。

长当远别离,何必复彷徨。鸳鸯自踟蹰,黄鹄已翱翔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宿山寺唐朝·贾岛 众岫耸寒色,精庐向此分。流星透疏木,走月逆行云。(疏木 一作:疏水)绝顶人来少,高松鹤不群。一僧年八十,世事未曾闻。
  • 2.《五言白话诗·其七唐朝·缺名一孝是前身缘,不由相放习。儿行不忆母,母恒行坐泣。儿行母亦徵,项膇连脑急。闻道贼出来,母愁空有骨。儿回见母面,颜色肥没忽。
  • 3.《风流体元朝·贾仲名临清流。临一带心快哉。玩明月。玩一轮情舒解。枕黄石。枕一块意豁开。卧白云。卧一片身自在。
  • 4.《唐太史封郑藩明朝·余继登青门柳色散晴烟,太史风流拥节年。恩诏晓从三殿出,使星高傍两河悬。虎牢狐岭开怀句,豹袖羔裘忆郑贤。到处王侯应授简,诗成不让柏梁篇。
  • 5.《落花二首·其二明朝·吴宪亭亭花影照重檐,飞向閒阶已乍添。紫陌有时低拂面,朱楼何事竞窥帘。因风绣户关容入,映水金鞭去复黏。若问向来承宠渥,佳人亲试玉纤纤。
李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攀龙(1514年512日—1570年9月18日),字于鳞,号沧溟,东济南府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,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二十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长于七言近体,但后人也批评他的歌为“瞎唐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