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答元美·其二

朝代:明朝|作者:李攀龙|

采苓首阳巅,青蝇止于棘。结发奉欢宴,柏舟矢靡慝。

上堂理琴瑟,上堂视蚕织。眤若形与影,在远复相忆。

岂不防未然,萋菲成罔极。爱深生百忧,弃捐衢路侧。

贱妾抱区区,中道蒙察识。琴瑟听其真,蚕织五文色。

非君胶漆心,群小志亦得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赠有道者宋朝·沈辽昔吾知养生,始自皇人经。其说乃浩博,隐奥通神灵。锦囊固申行,梦寐嗟沉冥。十年不一开,未甘遂遗形。矫矫高平生,真诀炳丹青。要妙不在多,一言如发硎。使人久滞念,霍如...
  • 2.《八月十六夜玩月因怀刘石芗清朝·方仁渊畏病常疏酒,持杯又复醺。只因怜皓月,不敢薄秋云。桂影当阶写,箫声隔院闻。今宵刘梦得,诗句定超群。
  • 3.《秋夕忆信之明朝·朱灌甫城阳分手地,摇落倍前时。微月衔高树,寒云覆古陂。新知竟谁是,旧好复何之。寂寞朱弦夜,思君只益悲。
  • 4.《和陶诗·其七·命子明朝·李贤瞻望前烈,予何能及。艰辛备尝,未有成立。矫性之偏,佩弦自急。将类卞和,抱玉以泣。
  • 5.《新得听昄亭喜述·其三明朝·沈守正何须穷五岳,适意即名山。老树全依壑,枯藤纽作关。云萦溪半折,苔滑磴难攀。纵有探幽者,重来不记湾。
李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攀龙(1514年512日—1570年9月18日),字于鳞,号沧溟,东济南府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,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二十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长于七言近体,但后人也批评他的歌为“瞎唐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