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长安

朝代:明朝|作者:李攀龙|

此处看春色,萧条客自禁。风尘为郡过,踪迹抱关深。

不尽传经意,难言作赋心。故人多道路,薄宦有登临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己卯冬至后宋朝·吕陶月律潜萌斗柄移,阳和气象等闲知。五云已验天心顺,一刻先添日脚迟。燕雁待时思北向,岭梅乘暖发南枝。人人尽有春台兴,料得东风不失期。
  • 2.《石州慢·秋夜经旧游处明朝·王翃泣尽琴心,花落雨飞,清怨难写。玉人去后青楼,何处梦欢虚嫁。衣香甲粉,当时沉醉黄昏,那知此夜霜游瓦。想见旧蛾眉,傍闲窗曾画。愁惹。长天在水,一雁秋嘶,芦衙风打。浪...
  • 3.《李伯纪丞相挽诗·其一宋朝·曾开先帝收多士,惟公最妙年。清班依日月,谠论薄云天。终赖高名重,来扶大业全。谁提太史笔,臣主颂俱贤。
  • 4.《和李子将秋吟二首·其二明朝·何巩道偶向西风忆子期,此心惟有五弦知。谷闻人啸联相答,鱼觉潮声未免疑。阅尽红尘宁作我,歌残白雪总思伊。倦游归去秋村好,吟对枫林与菊枝。
  • 5.《叶公祠清朝·王士祯萧条醴水暮烟封,古殿青苔上废钟。地下子高应一笑,世间谁解好真龙。
李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攀龙(1514年512日—1570年9月18日),字于鳞,号沧溟,东济南府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,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二十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长于七言近体,但后人也批评他的歌为“瞎唐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