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隐寺同吴马二公作

朝代:明朝|作者:李攀龙|

武林台殿敞诸天,建自咸和第几年。才到上方双涧合,飞来何处一峰悬。

梵音动杂江潮转,灯影长含海日传。所以龙宫称绝胜,骊珠交映使君前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贵门卜筑(贵门山在剡县西南)宋朝·李易乱后亦择居,筮山山辄许。居民百馀家,喜甚手欲舞。云久闻公名,此幸殆天与。感兹郑重意,时节共鸡黍。剡川非沃野,地僻民更窭。趁时务撷茗,馀力工捣楮。寡妇念遗秉,洿池...
  • 2.《次陈粹之见赠韵明朝·祁顺路入姑苏指八闽,相逢都觉雪盈簪。一生踪迹浑如梦,廿载交游已见心。驽马厌驰官道远,老龙闲卧海波深。多情赠我诗三百,一度相思一度吟。
  • 3.《桂花芙蓉山雀明朝·何洛文墨华点缀九秋容,宝箑看疑御苑逢。金粟半含青桂树,锦云初灿木芙蓉。芬香宛自清风发,艳色弥从满月浓。更喜双双枝上雀,轻飏翠羽近飞龙。
  • 4.《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(选八以下梅花诗)·其六明朝·李确萧然无累是清神,深谷如依郑子真。调鼎未逢黄阁老,临妆不妒汉宫人。高寒只对中宵月,解脱何忧万斛尘。若问长安旧知已,漫劳持赠一枝春。
  • 5.《早菊清朝·牛焘金雁钿蝉不解愁,绮罗香入曝衣楼。仙龙院里人徒老,乐部新添菊部头。
李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攀龙(1514年512日—1570年9月18日),字于鳞,号沧溟,东济南府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,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二十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长于七言近体,但后人也批评他的歌为“瞎唐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