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通寺

朝代:明朝|作者:李攀龙|

相传精舍朗公开,千载金牛去不回。初地花间藏洞壑,诸天树杪出楼台。

月高清梵西峰落,霜净疏钟下界来。岂谓投簪能避俗,将因卧病白云隈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游虞山八咏·其四·剑门清朝·方仁渊此门何日辟,宝剑掣风雷。石状白云乱,崖分青嶂开。奇峰从地起,灵穴透天来。欲写崔嵬势,惭无谢朓才。
  • 2.《竹隐精舍宋朝·苏良千古仪型竹隐堂,此身虽晦道弥光。轩裳不入山林梦,尘土难侵冰雪肠。清影雅宜梅共瘦,高风堪与菊同芳。斯文一派流传远,羞把庭槐祝二郎。
  • 3.《登西五台明朝·李寄座外高台鸟外楼,登临白眼看神州。渭城春满人皆绿,太乙云生山欲浮。无地可为百姓哭,此天定要杞人忧。酒楼诗草吾侪事,百首千钟未肯休。
  • 4.《送潘世衡内陟少宗伯清朝·王紫绶从龙仗策自关东,江上频行御史骢。钱谷暂烦萧相国,仪文终藉叔孙通。百年礼乐方开辟,一代车书欲混同。天子垂裳问民事,入朝应奏未央宫。
  • 5.《五君咏·其一·刘考功公㦷清朝·王士祯刘生慕节侠,杜陵一男子。从军骠骑幕,长啸苏门里。万金轻鸿毛,妻子如脱屣。少日鲁朱家,为官偶然耳。
李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攀龙(1514年512日—1570年9月18日),字于鳞,号沧溟,东济南府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,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二十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长于七言近体,但后人也批评他的歌为“瞎唐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