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作此问正甫

朝代:明朝|作者:李攀龙|

上宫春色自何年,阿阁神房几洞天。囊里定携三秀草,怀中曾拟四愁篇。

射牛汉迹今犹在,系马吴门似杳然。七十二家论祀典,还朝可奏圣人前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木兰花慢·恨莺花渐老宋朝·万俟咏恨莺花渐老,但芳草、绿汀洲。纵岫壁千寻,榆钱万叠,难买春留。梅花向来始别,又匆匆、结子满枝头。门外垂杨岸侧,画桥谁系兰舟。 悠悠。岁月如流。叹水覆、杳...
  • 2.《赠江皋陈子明朝·王健日月互代谢,火旻忽西驰。荃兰秘幽谷,芬馨谁复知。矫矫江皋彦,文采未彰施。凤凰栖庭梧,鹏鸟运天池。机哉不可度,神物固有时。君其抱明志,终始以自持。
  • 3.《飞来峰明朝·王弘诲飞来何处峰,阴洞锁重重。有石皆成佛,无山不是松。林栖闻法鸟,壑隐听经龙。大地皆如幻,无论去住踪。
  • 4.《送诸方行化·其六宋朝·释守卓林下既了空,尘中须达事。随事了真空,自空展化事。事空空事中,淘镕成宝器。宝器盛醍醐,是曰甘露味。
  • 5.《哭长清李处士明朝·余洵先生德学巳经年,此日人传地下仙。细草春风虚讲席,孤灯夜雨罢吟毡。门传通德推前辈,家有藏书启后贤。惆怅诸生齐洒泪,太玄坟舍在寒烟。
李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李攀龙(1514年512日—1570年9月18日),字于鳞,号沧溟,东济南府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,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二十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长于七言近体,但后人也批评他的歌为“瞎唐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