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春·家亡国破此身留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陈寅恪|
家亡国破此身留,客馆春寒却似秋。
雨里苦愁花事尽,窗前犹噪雀声啾。
群心已惯经离乱,孤注方看博死休。
袖手沉吟待天意,可堪空白五分头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伤春怨·雨打江南树宋朝·王安石 雨打江南树。一夜花开无数。绿叶渐成阴,下有游人归路。 与君相逢处。不道春将暮。把酒祝东风,且莫恁、匆匆去。
  • 2.《武夷即事宋朝·林天瑞长卿非慢世,陶令已辞官。解组投莲社,逢人戴鹖冠。青天不可问,白发若为看。偶遇壶丘子,皈心授大丹。
  • 3.《己亥八月十四夜望月书怀明朝·王邦畿经年别梦到于今,犹隔清光一夜心。金殿桂香攀不远,玉楼人影望偏沉。有期思比无期切,既见情如未见深。翘首中天已如昼,不妨饮醉大声吟。
  • 4.《题冯林一侍讲邓尉山庐著书图清朝·尹耕云天地风尘几草庐,铜坑山下闭门居。时来将相都论命,老去英雄只著书。吴会浮云苍狗后,具区秋水白鸥初。寻君便放烟波棹,七十二峰来钓鱼。
  • 5.《芸窗幽思四首·其二明朝·周昌龄水榭乘风恣浪游,隔江歌沸小凉州。冰盘荐荔堆红玉,琼碗浮瓜漾白沤。天地一时回爽气,林峦随处散閒愁。相思有约知何地,只在青山碧水头。
陈寅恪的诗词曲代表作

陈寅恪(1890.7.3—1969.10.7),字鹤寿,江西修水人。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、古典文学研究家、语言学家、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,与叶企孙、潘光旦、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,与吕思勉、陈垣、钱穆并称为“前辈史学四大家”。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、西南联大、广西大学、燕京大学、中大学等。

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“清末四公子”之一、著名诗人。祖父陈宝箴,曾任湖南巡抚。夫人唐筼,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。因其身出名门,而又学识过人,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“公子的公子,教授之教授”。

著有《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》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》《元白诗笺证稿》《金明馆丛稿》《柳如是别传》《寒堂记梦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