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同宗豫少保自孙庄先行诣清河途中奉寄勉仁

朝代:明朝|作者:杨士奇|
载书先发赴前营,雨浥飞埃晚更晴。
人喜望家三舍近,马知归路四蹄轻。
风飘点点溪花送,日射行行野树明。
却忆今宵毡帐底,翠壶红烛伴双清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拟古·其九唐朝·李白生者为过客,死者为归人。 天地一逆旅,同悲万古尘。 月兔空捣药,扶桑已成薪。 白骨寂无言,青松岂知春。 前後更叹息,浮荣安足珍?
  • 2.《醉花阴·木犀宋朝·丘崇碧玉槎桠金粟小。山路惊秋老。倒倚湿寒烟,似怯秋风,阁泪啼清晓。铜壶冷浸宜深窈。人试新妆巧。云鬓一枝斜,小阁幽窗,是处都香了。
  • 3.《杂言·其四十五元朝·张达书纪帝王道,遗编火于秦。嗟哉伏生传,幸益孔壁文。六体备明训,昭昭条彝伦。虽无百篇完,终见至治因。继述有成宪,君行本诸身。
  • 4.《五言今体诗二十五首(录十首)·其十明朝·朱谋晋野旷孤扉静,村寒雨雪多。牛闲牧竖卧,犬吠里胥过。落落朱门梦,寥寥白石歌。茅檐候晴日,竹里里农蓑。
  • 5.《岁暮送孝持清朝·王广心读书台畔钓鱼矶,彼美谈经过竹扉。羽扇才名三俊重,乌衣子弟六朝非。云生枳棘鸾偏集,霜扑蒹葭雁欲归。莫道春风开径早,岁寒心事隔年违。
杨士奇的诗词曲代表作

杨士奇(1366-1444),名寓,字士奇,号东里,江西吉安府泰和县(今江西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)人。明代宰相,著名学者。
少时丧父,游学四方。建文帝修撰《明太祖实录》,进入官场,累官礼部侍郎,拜少师、华盖殿大学士,兼兵部尚书,先后历经五朝,身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,首辅二十一年,与杨荣、杨溥一同辅政,并称“三杨”。因其居地所处,时人称之为“西杨”,以“学行”见长,先后担任《明太祖实录》、《明仁宗实录》、《明宣宗实录》总裁。一生见证了明朝由盛转衰,后因子致仕,忧虑不起。
正统九年,杨士奇去世,赠左柱国、太师,谥号文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