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唐窦遗夏夜宿表兄宅话旧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恭|

茉莉花香暑露清,芰荷高馆月微明。伤心欲话他年旧,握手空惊此日情。

青镜流年头共白,绿樽深夜酒同倾。预愁别路枫洲外,千树蝉声送客行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已亥杂诗·175清朝·龚自珍琼林何不积缗钱,物自低昂人自变。我与徐公筹到此,朱提山竭异无权。
  • 2.《题新刊聆风簃诗集近现代·钱钟书 良家十郡鬼犹雄,颈血难偿竟试锋。失足真遗千古恨,低头应愧九原逢。能高踪迹常嫌近,性毒文章不掩工。细与论诗一樽酒,荒阡何处...
  • 3.《述感十五首·其三元朝·吴当太祖收中夏,供储赋土田。河仓红粟腐,漕壤紫台烟。民物滋殷阜,车书转瘠捐。可怜疆理在,运会付茫然。
  • 4.《送印禅师赴雪窦二首·其一宋朝·周孚拍板门槌且罢休,又将竿木向何州。瘦藤去处君知否,袖有黄巢折剑头。
  • 5.《和寄薛大理诗韵·其二明朝·李贤蹉跎岁月仕途中,紫禁秋深色正葱。防患高情怜范蠡,卧楼豪气惜元龙。红垂村坞霜前柿,翠合庭阶雨后松。清夜月明凉似水,寒螀声里思无穷。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

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台清啸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