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德成岩道者二首·其二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恭|

岩栖带灵境,寥寥布金园。跫然足音少,所遇麋与猿。

井灶白云里,枕席莓苔痕。悬灯梦石榻,蝙蝠飞前轩。

腹中楞伽经,心解口不言。众方委尘劫,此独求真源。

笋笠挂绝壁,卷衣弄潺湲。夜半月出山,泉萝四垂门。

了然忘天地,独与静者论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大涤洞·其五宋朝·槻伯圜快上篮舆晓色分,松风满袂涤埃氛。三竿未放高峰日,一笑先开洞府云。忆昔曾留天帝坐,至今犹带御炉薰。莫教俗驾来相尾,只恐诒讥晋郭文。
  • 2.《东风别明朝·石宝我欲留东风,东风不可留。百花吹尽已无力,青舆旋轸芳池头。啾啾鸟声啼不歇,就中黄鹂最啁哳。千呼万转唤不回,东风东风从此别。嗟哉进退与疾迟,不言君自知。阴阳莫道如环...
  • 3.《辛彝花(一名木笔花)明朝·李孙宸紫苞红艳韩家花,二月春光压槛斜。知是江郎清梦后,彩毫浮动赤城霞。
  • 4.《强弓矢明朝·沈采生上:兵藏十处。管取赵魏燕齐一并拘。
  • 5.《渡江明朝·沈守正片帆晴日乱江流,顾此茫茫万顷愁。一夕悲欢真是梦,三年来往亦何求。山如有意增萧索,风怪无情不石尤。回首苍烟隐城郭,况堪重上仲宣楼。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

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台清啸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