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寺尼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恭|

情忆闺中悟已深,空门才到更澄心。楞伽读罢禅初定,野鸟林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踏莎行·小径红稀宋朝·晏殊小径红稀,芳郊绿遍。高台树色阴阴见。春风不解禁杨花,蒙蒙乱扑行人面。(蒙 通:濛)翠叶藏莺,朱帘隔燕。炉香静逐游丝转。一场愁梦酒醒时,斜阳却照深深院。
  • 2.《归大五侄天觉砚宋朝·艾性夫脉暖犹涵老藓斑,眼花仍带泪痕潸。厄於劫火元无恙,意在斯文尚苟完。一片墨光留手泽,浑家黄色上眉间。只消半滴冰蜍水,涨起满村烟雨寒。
  • 3.《洞庭十二偈·其七宋朝·释怀深日昳未,撩起布裙闲扫地。庵舍荒凉无客来,门前黄犬因何吠。
  • 4.《美人歌题潘侍御画明朝·石宝绿窗朱户悄无人,花枝照眼明青春。美人睡起向花语,惊回蝴蝶飞西邻。佩环欲整娇未已,蝴蝶不来花莫嗔。寒烟作愁千万缕,莺梭燕剪催人频。机头织罗才丈二,冉冉日月将逾旬。...
  • 5.《宫词十首·其八明朝·江源长信恨何如,君王恩幸疏。永怀愁不寝,明月几盈虚。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

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台清啸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