稽山怀古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恭|

遥遥稽山云,淡淡镜湖水。云水两无心,千秋亦相似。

忆昔金门人,黄冠此山里。恩荣□□□,但得遂初志。

兰亭何岧峣,修竹犹深邃。欲识斯人居,寂寞山阴是。

我来吊遗踪,临风写幽意。恻怆更何言,落日猿声起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程给事知越州宋朝·范镗青门聊起濯缨歌,昼绣经从鬓已皤。越俗易谙缘地近,吴人奚独羡金多。要知新集馀民事,亦有东来使者过。今日轻帆到江浒,藩宣宜得似西河。
  • 2.《送客入郢寄讯高鹿坡旧曹长二首·其一明朝·王樵尚子平生足胜游,有怀惟是岳阳楼。先忧后乐今谁与,月白天空江水流。
  • 3.《鸳鸯煞元朝·贾仲名病淹煎苦被东风禁。泪连绵惟把春衫渗。饭不汤匙。绣不拈针。畅道闺思添多。愁怀转深。烟冷龙沈银蜡消红淋。想起他这狠切的毒心。好着我半晌沈吟倒替他嘇下。
  • 4.《为云庄王翁题寿轴明朝·朱浙云庄之山饱游适,早闻翁名未相识。野人踪迹无端倪,烟水微茫易昏夕。鹿门隐趣亦何深,向平婚嫁会当毕。弄丸静学无极翁,击壤高歌太平日。四序平分秋正中,百龄十计数涉七。...
  • 5.《支硎山十二咏·其十一·放鹤亭明朝·沈大本放鹤人何在,孤亭横翠微。客来亭上坐,惟见白云飞。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

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台清啸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