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待诏自京回必逊王修撰寄声相问赋诗以答之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恭|

几年分教向长沙,此日摛文在帝家。清禁日斜还视草,白门朝退暂看花。

玉壶载酒多同醉,青鬓流年想未华。近得故人天上别,感君传语问烟霞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杨惠之塑维摩像宋朝·苏辙金粟如来瘦如腊,坐上文殊秋月圆。法门论极两相可,言语不复相通传。至人养心遗四体,瘦不为病肥非妍。谁人好道塑遗像,鲐皮束骨筋扶咽。兀然隐几心已灭,形如病鹤竦两肩。...
  • 2.《杜鹃宋朝·郑瑴杜鹃飞飞无定栖,寄巢生子百鸟依。园林花老昼夜啼,安得百鸟挟以归。
  • 3.《七弟兄元朝·郑廷玉我出的正堂。库房。正看见你这和尚。没来由吃的偌来胖。把这个刘员外赚入火坑傍。首座云:忍者。正末云:休道我。唱:便是释迦佛恼下莲台上。
  • 4.《王方伯削平粤寇诗以志颂·其四明朝·李之世海内骚然仰度支,东南物力尽彫疲。可堪号泽窥关日,尽是炊骸拆骨时。十郡河山归掌握,诸曹刍粟属分司。凭将一柱扶天手,重勒镇蛮两字碑。
  • 5.《阆中感兴四首·其三清朝·王士祯西汉茫茫去,来过碧玉楼。九回肠已断,三折水还流。涕泪闻鹃鸟,云山绕剑州。老亲穿望眼,霜雪白盈头。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

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台清啸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