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水扇面·其二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恭|

鸟外垂阳覆石矶,隔江晴翠晒行衣。苍苔野径柴门尽,相对云山共息机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诗一首宋朝·崇宁名贤十家来负郭,四邑入提封。双水碧一色,群山青万重。
  • 2.《倚杖明朝·叶太叔嵚崎历落未称贤,短发萧萧又莫年。绿野色随鸠杖底,白云影到鹖冠前。鲸波目断三山杳,鸟道心飞五岳旋。伫立溪头饮水罢,一瓢高挂乐尧天。
  • 3.《石霜普照珂禅师赞宋朝·释德洪漆瞳照座,骨相巉岩。横拈麈拂,寒拥云衫。五住名刹,道振湘南。是谁之子,亲见云庵。
  • 4.《醋葫芦元朝·郑廷玉你胸脯上着艾灸。肚皮上用手揉。俺一家儿烧钱烈纸到神州。请法师唤太医疾快走。将那俺养家儿搭救。则教我肠慌腹热似浇油。
  • 5.《浣溪沙·咏茧明朝·李雯浅碧柔黄玉颗长,倩人垂手入兰汤,温存心性怎禁当。方束素时纤指滑,欲缠绵处粉襟香,为谁无语在匡床。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

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台清啸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