夷门怀古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恭|

策马夷门道,萧条愁杀人。魏王公子不复见,大梁宫殿随灰尘。

七雄戈剑纷相击,秦兵已在邯郸陌。晋鄙难回朱亥椎,如姬早中侯嬴策。

春去秋来百草青,古城落日烟尘生。眼前不见抱关者,世上空传侠客名。

秋天摇落多愁思,信陵原头木应死。谁见豪门爱士时,惟有东流汴河水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望蒲涧怀安期生元朝·陈谟欲采仙人石上蒲,常思云外借双凫。童男已逐楼船远,使者犹烦海道纡。花下金丹煎白石,海中瓜枣献清都。时时飞佩商岩去,笑杀园公定汉储。
  • 2.《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·其四元朝·陈镒功名老去念头轻,尽日看山眼倍明。甚欲买田为隐计,囊空未办孔方兄。
  • 3.《丙戌腊末明朝·王邦畿朔风瘦林木,长陌动烟尘。草野知今日,飘然愧古人。此心空有泪,对面向谁陈。厌著城边柳,春来叶又新。
  • 4.《喜书塾新成明朝·吴琏屋外青山山外庭,山深人静院清清。池边洗砚鱼龙喜,竹里题诗鸟雀惊。窗几净函春草绿,吾伊声蔼夜灯明。青衿满眼俱豪俊,从此朝阳有凤鸣。
  • 5.《秋夕叶而章过饮小园有赠明朝·李之世槐竹互参差,窥林得月迟。閒庭青霭合,荒径碧苔滋。浊酒汎篱菊,清霜摘野葵。相逢无约束,潦倒是襟期。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

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台清啸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