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色拒霜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恭|

綵毫将恨寄清酣,梦落西风濯锦潭。却忆故园凉月曙,断英残粉湿秋衫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寒食上冢宋朝·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!桥危可免扶?远山枫外淡,破屋麦边孤。宿草春风又,新阡去岁无。梨花自寒食,进节只愁余。
  • 2.《夏夜宿表兄话旧唐朝·窦叔向夜合花开香满庭,夜深微雨醉初醒。远书珍重何曾达,旧事凄凉不可听。去日儿童皆长大,昔年亲友半凋零。明朝又是孤舟别,愁见河桥酒幔青。
  • 3.《再相逢·情恨切唐朝·敦煌曲子与君别后。何日再相逢。关山阻隔信难通。情恨切。气填胸。连襟泪落重重。世通荣贵寿如松。寒雁来过附书踪。谓君憔悴损形容。教儿泪落千重。
  • 4.《偈一百二十首·其六十二宋朝·释怀深隈岩傍水养衰残,不谓虚名落世间。到此更无回避处,只应笑倒石公山。
  • 5.《送胡大声放回明朝·吴琏一卷先天几句诗,嘤嘤黄鸟绿杨枝。相看酷爱人如玉,为别生嫌马似飞。燕馆夜寒孤鹄影,饶江春暖艳襕衣。一忠一孝男儿事,向北征辕莫较迟。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

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台清啸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