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凉梁惟正爱日堂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恭|

来日短短去日多,百龄悠悠易蹉跎。事亲不可得而久,日短心长知奈何。

帘前白日閒来度,强半光阴夜中去。长日须教十二时,时时好在承颜处。

游宦因兹想故乡,铜鱼山色对高凉。家临电白城头树,走马别来凡几霜。

忆昨西台著绣衣,今为花县亦忘机。寥寥廨宇秋灯下,海阔天遥有梦归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冯公岭元朝·洪焱祖路绕朱阑一丈宽,须臾平地上云端。承平事事加开辟,蜀道如今未必难。
  • 2.《途中和君时·其二宋朝·彭汝砺闻君欲脂车,辗转睡不安。忧心顽如石,百计不可宽。鸤鸠祇在桑,归雁乃云端。一瞻百叹息,强饮终无欢。
  • 3.《见志宋朝·释德洪逼寒虚空难躲避,笑渠百计苦搜寻。至无著力为明见,但尽攀缘是肯心。顾我竖旗降老病,有谁横槊捍丛林。木鹅巫峡思前事,正惬云岩隔信音。
  • 4.《馀文明朝·朱鼎萍踪游子滞遐方。目断天涯重惨伤。为见佳音喜欲狂。
  • 5.《为王阳史司丞赋得玉女潭诗七首·其二·玉女潭明朝·沈鍊澄潭宛轻冰,郁拂凄露重。委蛇淑女姿,素丝扬五纵。下有青莲玉,容成手能种。舒藻凤鸟回,沉精鱼龙恐。曜日自光灵,为霖本神用。明发藉风云,膏流八埏共。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

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台清啸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