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释大冶归省还西塔兰若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恭|

西峰塔影连青汉,天半铃声度飞雁。朝散灵花世界香,夜悬灯火星河烂。

此僧年少著袈裟,手持木杖口楞伽。身寄空门如槁木,心将秋水植莲花。

两峰宴坐谈空寂,何事家山动遥忆。定里啼乌返哺声,别时春草忘忧色。

学道由来不顾乡,道成应复念高堂。衲衣暂借斑斓舞,寿酒唯倾般若汤。

清风溪上回轻舸,红叶吹霜向人堕。愿结三生石上期,只恐他生复无我。

此别悠悠几日逢,回风暮雨送行踪。孤云野鹤悠悠去,目断金鳌一片峰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读史宋朝·朱淑真 笔头去取万千端,后世遭它恣意瞒。王霸漫分心与迹,到成功处一般难。
  • 2.《除夕有感·其二元朝·吴当华盖芙蓉翠倚天,高堂綵服忆长年。家人共守迎春酒,童稚争分压岁钱。香雾煖浮金鸭动,蜡虹晴隔绛纱然。鹤书一去无消息,白发沧江对雪眠。
  • 3.《宋朝·曾安强何尝释书禁,新学破盲聋。
  • 4.《贫居自述·其六十四明朝·李孔修学种桑麻活我穷,自家锄芟省人工。那知足食黄金贵,且羡生醝白饼浓。翠柳拂门丝细细,红桃遮屋影重重。樽前有酒投知己,买醉何妨袋里空。
  • 5.《社中琴集送吴生还金陵余亦将北上明朝·李之世别绪人方嘿,离弦泛泛长。君应携韵去,余亦束琴装。荷渚擎云翠,枫窗点叶黄。泉声弥恋恋,似惜马蹄忙。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

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台清啸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