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老兵还乡·其二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恭|

百战沙场一剑知,龙钟双袖发垂丝。扁舟且逐还家兴,莫向燕然羡勒碑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赠周伯温元朝·叶兰觅得神鳌休便休,不须重上钓鱼舟。夜来醉向双溪望,明月芦花别是秋。
  • 2.《次九弟游云居韵兼简郑禹功博士·其四宋朝·李彭阿彤荷衣时,乃与此山别。愿言奉巾屦,不复苦炎热。归来出新诗,老眼聊一阅。虽非天姥句,浅净亦可悦。
  • 3.《孝梅里宋朝·赵昀南风六月吐梅花,奇绝西昌孝子家。一点落英千古月,夜来啼杀后栖鸦。
  • 4.《大雨元朝·张端海上雷驱雨,人閒陆可舟。群龙低在野,双燕急归楼。楚甸连天暗,吴门六月秋。咎徵谁任责,珍重庙堂忧。
  • 5.《雨中寄白文明明朝·石宝开书复开书,云影照颜色。东风昨夜至,渠柳柔无力。虽有龙泉剑,袖短时拂拭。时人竞弯弧,古道恶弦直。圣王崇旧儒,不忍弃一得。漫随东观班,岂有图南翼。经书虽满案,抱病...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

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台清啸》等。